根据《庐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庐阳区中小学“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庐政办[201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
神,落实国家及省市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 总体要求
坚持与学生需要相统一,坚持与学校文化相统一,着力
开展“美丽环境、美丽课堂、美丽班级、美丽教师、美丽学生、美丽家长”之“六美”学校建设工程,奋力推进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创建活动自2018年春季开学初启动,至2020年,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我校建成“环境美、人文美、教育美”的“美丽校园”,成为庐阳基础教育的人文品牌。
三、 实施方案
(一) 美丽环境:人文立身
1. 完成学校文化方案。在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
行充分调研,确立我校学校文化主题,并完成学校文化整体方案。
2.完成学校文化.环境篇章。学校文化建设要站到一定的高度,以文化的方式去重塑学校。我校经历了两年的文化熏染,影响了一部分骨干教师对学校文化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乡愁教育”,并将它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美丽环境——
主篇:庐州记忆
摘嘉庆版《合肥县志》“大事记”(节选,摘要)——
“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表沛国刘馥为扬州刺史。时扬州独有九江(此处“九江”指合肥,编者按),馥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相继数年,恩化大行,流民归者以万数。于是广屯田、兴陂堤,官民有蓄,乃聚诸生立学校,又高为城垒,积水石以修战守之备。
“建安十三年,孙权……
“十二月,曹操遣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隋文帝开皇元年……
“唐中和三年,以淮南押衙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宋绍兴四年十二月,金齐围庐州。守臣……求援于岳飞……
“十一年,兀术陷庐州。命扬沂中引兵赴淮西,与刘錡大败兀术于柘皋……
“元至正二十三年,明太祖遣徐达、常遇春围庐州……
“明崇祯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张献忠自舒城由小蜀山夜袭庐州……
录宋.吕祉《江淮表里论》(节录《东南防守利便》);录明.黄道日《山水城池议》(节选);录清.县衙《广农利示》……
录唐.李白《裴大择赴庐州长史》、宋.苏轼《孙莘老移庐州》、宋.朱服《过庐州》、宋.包拯《书郡斋壁》、宋.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宋.戴复古《庐州帅李仲<春风亭会饮得尘字》、明.王守仁《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包城寺》、明.张瀚《夏日镇淮楼登眺》、《游蜀山同孙节推》……
——上面摘文可镌刻于墙,摘、录文整理为册。下面摘、录同上,共同形成校本课程。
韵篇:山水相伴
选择四幅典型的合肥山水实景(中近景),传输至校园。用外立高清屏幕呈现于此。幕前设静坐木墩,周遭有园林意味。真实感受山水四季,记住庐州乡土风物。
其一,大蜀山。
大蜀山某一林木之地。
摘清. 嘉庆版《合肥县志》“山水志”“大蜀山”条目。
录清.朱弦《八景说》“蜀山雪霁”篇,清.李天馥《九日游蜀山》……
其二,淝水。
淝水上游某一自然景观。
摘清. 嘉庆版《合肥县志》“山水志”“淝水”条目。
录清.朱弦《八景说》“藏舟草色”篇,录宋.李育《飞骑桥》、清.左辅《过藏舟浦感作》……
其三,巢湖。
巢湖某一水面,时有飞鸟。
摘清. 嘉庆版《合肥县志》“山水志”“巢湖”条目。
录唐.杜荀鹤《春日巢湖书事》,录清.朱弦《八景说》“巢湖夜月”篇……
其四,浮槎山。
浮槎山某一自然景观。
摘清. 嘉庆版《合肥县志》“山水志”“浮槎山”条目。
录宋.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明.高诲《浮槎山泉》……
3.申报学校文化方案的实施,完成美丽环境建设。与学校现实环境相整合,完成学校文化整体方案并形成影响力,申报该方案环境工程的实施。
4.依托美丽环境,启动校本课程的实施。该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在构建“钢小课程”的同时,让它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美丽课堂:知止有学
1.提出钢小办学的“知止”。钢小的学校文化是全面走向课程的。课堂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文化着力提升的地方。通过学校班子引领,通过面对学情的客观分析和问题的提出,我们提出了钢小学生的“知止”,也是钢小办学的“知止”——
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进入伙伴学习和生活;
使自己和他人都快乐。
2.寻找“知止有学”的课堂。“唤醒”是生命成长的起点,“伙伴”是钢小学生的优势资源,“快乐”是生命成长的养料。我们从教师中来,再到教师中去,明确“知止”的价值,形成“知止有学”的课堂生命力。
3.推进“知止有学”的课堂改革。与学校文化相一体,通过学术引领、专家引智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学校课堂改革。由“国家课程校本化”到“钢小课程”的初步形成,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奠定学校现代教育的基本内涵。
4.归位学校文化的整体前行。学校文化不是静止的,随着它带来的改革成果,它将会继续引领学校发展。我们要将美丽课堂归位到学校文化中,不再分割,在时代的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三)美丽班级:知所先后
1.提出以文化的方式建设班级。班级建设同样源于学校文化建设,与课堂建设相一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文化软实力去抢占班级发展的制高点。
2.研究钢小班级发展的“文化先后”。成立专门工作室,从学校历史和现实资源、学校文化走向、学生及相关资源等处入手,研究学校从起始年级到毕业班,班级发展路径应如何?如何整合资源平台?如何才是走近“以学生为中心”的有益发展?坚持以文化的方式去做事,坚持以真实的关爱去作为,理清班级发展的“文化先后”。
3.着手“知所先后”的班级建设实践。在工作室的指导下,顺势而为,开始班级建设的实践。从班级中来,到班级中去,结合学术引领,贯通家校理念,形成创建氛围,提炼创建成果。
4.形成经典的钢小人文班级。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在学生资源的彰显中,在教师队伍的发展氛围中,创建有引领价值的人文班级。
(四)美丽教师:止于至善
1.提出钢小教师的“止于至善”。 我们提出了学生学习的“知止”,它也是钢小办学的“知止”。那么“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进入伙伴学习和生活;使自己和他人都快乐。”的达成,即是教师的“止于至善”。
2.在活动和交流中不断传递“止于至善”。钢小的学生主要有两个群体——城市平民和随迁子女,且随迁子女总量超出60%。通过组织教学交流、主题研讨、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这一理念进入更多教师的心中。
3.树立榜样,传播钢小的“止于至善”。钢小的老教师群体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守候儿童,陪伴生活,已经成为他们从教的基本方式。在老教师的影响下,中青年教师正在走近钢小学生——这两个特殊的群体,出现了一群“以德育德”的好教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发掘典型,有效传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4.不断壮大学校文化建设的队伍。
(五)美丽学生:诚意正心
1.提出“诚意正心”并完成校本化解读。钢小的“诚意正心”是从学生“知止”处来的。“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要“诚意”,“伙伴学习和生活”就要“正心”,“使自己和他人都快乐”同样是建立在“诚意正心”之上的。当然,我们要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确立不同的达成目标,并且完成校本化的易于儿童理解的浅近表述。如——
“诚意”训:
君子风,不自欺;
诚于中,形于外。
内心同内心沟通,
自己对自己满意。
“正心”训: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心不依傍,归向于正;
心无郁结,归向于正;
心有专注,归向于正。
2.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完成学生的理解和实践,并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形成学生个人发展评价。
3.将学生发展转化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结合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和社团建设,将学生资源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具体运作中,不断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力量。
4.将学生资源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根据钢小学生实际,适时引导学生介入家庭和社会,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激励,形成我校的人文特色。
(六)美丽家长:欣然诺学
1.点燃一盏“夜灯”。学校根据家校相邻的特点,利用学校书法教室等场地,为学生亲子点燃一盏夜灯。由校长和骨干成员组成宣讲团队,开设亲子“夜校”,沟通家校情感,传播学校办学理念。
2.建成一个“欣然诺学”的家长群。通过与家长的不断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不仅在子女教育上受益,也在个人发展上受益。由此,建成一个诺学乐学的家长群体。
3.组建有一定质量的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和评价。
4.形成我校独特的家校氛围。
四、推进步骤
(也可以与第三部分:实施方案整合在一起。具体的参看区活动方案。)
五、保障措施(参看区方案)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