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离不开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座桥,每个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为了走进生活去考察桥文化,逍小金都华庭校区五年级学生于4月17开启了“跨越峡谷之行,筑造梦想之心”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之“行”
4月17日早上6点,逍小金都华庭校区五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和导游及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师生们从合肥南站乘高铁前往武汉。学生们虽然满心欢喜与激动,但仍然听从老师的安排,候车时做到不喧哗,不吵闹,时刻谨记争做一名文明守纪的好学生,两个小时的路程,在孩子们读书时光中转瞬即逝,不仅车厢整洁,地面没有垃圾,甚至一举一动都体现现代学生的文明素养。到达目的地,在老师们统筹安排下,学生们井然有序就餐,真正将文明出行在这次研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落到实处。
研学之“悟”
研途一:参观武汉桥文化博物馆,武汉博物馆除了利用陈列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外,还十分重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是普及文物知识、传播文博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是人们探寻人文关怀、触摸中华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也是展示武汉博物馆厚积薄发、开拓视野、彰显风采、广交朋友的重要场所。馆内讲解老师详细地向同学介绍全国诸多著名桥梁的设计,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国内外各类型桥梁模型的呈现,让学生全面了解新中国建桥历史。参观时有的同学一边聆听老师的讲解一边认真地记录,有的同学向讲解老师询问研学手册中的问题,还有的同学仔细阅读馆内各内桥梁的文字并自主记录各类数据。晚间宾馆休息时间,孩子们整理桥梁数据,绘制桥梁平面图,俨然成了“小小桥梁设计师”,达到了行有所悟。
沿途二:前往武汉长江一桥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记录,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同学们跟随着老师一同前往大桥,步行上桥,站在武汉长江一桥上,临江而望,感受“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恢宏气势,远眺黄鹤楼,集体吟诵崔颢《黄鹤楼》。之后江边远观具有高超的技术和优美的造型并成为武汉市的新景观和标志性建筑——武汉长江二桥。
研学之“意”
研途三:孩子们前往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来到磨山,它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磨山楚城),是武汉市最靓丽的研学胜地。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色,孩子们走进磨山,了解屈原,感受大楚文化,体会了中国文化的深远意义。
这次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真正做到一路研途,一路硕果!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