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四河小学校长负责制
发布日期:2017-05-16 作者:办公室o四河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明确校长在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任,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是管理学校的责任及相应的职权集于校长一身,有利于学校行政工作的统一指挥,有利于建立层层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况,从而提高学校行政工作的效能。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校长主持,按照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决策方案,经校长办公会或行政办公会认真讨论研究,再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最后形成决策并付诸实施。在决策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
校长应具有以下权力:(1)决策指挥权。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校长有权对本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2)干部任免权。在认真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与学校党组织共同考察、讨论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可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经党组织讨论研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3)学校改革权。校长有权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等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但改革方案和措施需经过学校党组织的讨论,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由校长组织实施。(4)教职工奖惩权。校长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对教职工的重大奖励或行政处分需听取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报上级教育部门批准。(5)经费和固定资产使用权。校长有权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合理支配、使用教学经费、校舍和仪器设备。保证校长实施以上权力,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
结合我校实际,正确行使校长职权。
1、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总体规划,重视内部改革,忽视外部环境改革,因此形成校长负责制难以推行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内外结合,综合配套。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是要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扩大学校自主权,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党政分工与合作的关系。首先要强调分工,明确划分党政职能,这是理顺党政关系的前提。其次注重合作,党政虽职能不同,但目标都是办好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党组织下列权力的有效实施:(1)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2)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4)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5)加强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6)做好统战和知识分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3、建立健全学校的民主制度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高度的集中制,如果缺乏坚实的民主基础,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时,建立和健全了学校的民主制。实践证明,工会、教代会是教职员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是教职工发扬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为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保证工会、教代会行使如下职权:(1)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学年财政预决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重大改革方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审查通过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学校岗位责任制改革方案、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3)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4)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并提出奖惩建议。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更须真心实意依靠工会、教代会,使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处理好校长和教代会的关键所在。
4、切实建立制约机制
我校内部制约机制是学校自主精神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组织监督机制;二是教代会民主制约;三是责任制约;四是考评与奖惩制约;五是校长自律制约。
5、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
有句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管理学校的权力,这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校长应努力做到:(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2)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力量;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3)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求实精神,勇于将自己的办学思想付诸实践,形成学校办学特色;(4)有创新意识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抓住机遇,并勇于承担风险;(5)善于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获取、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6)有自觉培养公正廉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尊重他人、虚心学习的优良作风。
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只有形成内外结合、综合配套、强化制约、总体设计的改革体制,才能将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