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7-05-16   作者:校办室o六小   来源:合肥市六安路小学   阅读:次   字体:[] [] []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十三五”时期是合肥市六安路小学提升发展品质、率先在全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打造全国一流小学的关键时期。现结合国家、省、市和庐阳区《“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以来学校发展基本情况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创建于1963年,位于合肥市中心。学校占地12667平方米。2014年启用寿春路教学区,两个个校园建设面积13700多平方米,拥有5栋教学楼。现有在职教师130余人,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80%,大专以上学历占87%,其中本科学历占53%。在校学生近3000人,48个教学班,是合肥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拥有科学实验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课程丰富的少年宫等功能室,以及8万多册藏书的图书室。

五年来,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在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较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

(一)形成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名校资源最大化。

1.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突破名校发展瓶颈。持续探索实践,创新建立了“以线为主、以块为辅、线块结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各项工作,由驻点校长执行落实,集团各部门各司其职,各管理人员蹲点年级组,构建了“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2.输出优质资源,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庐阳区北部地区成功举办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校区,与经开区跨区域合作举办翠微分校,分校的办学业绩显著。依托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 、“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培训基地”等,从管理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带动和培养出区域内一支管理艺术水准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结对帮扶城乡一体化小学幸福小学;密切联系阜阳、长丰、寿县、庐江结对学校,实现跨区域辐射引领,助推全省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在全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实现队伍建设品牌化。

1.主题活动,夯实师德根基。学校以每年一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全体教师践行学校“以家长之爱培育学生,承社会职责做优秀教师”的师德目标。每年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样专题活动,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每位教师职业境界与职业幸福感。

2.常规督导,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制定“一日督导”调研制度。由校级干部、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组成督导调研团队,深入各校区,采取随机抽签方式确定督导班级,对年级组和班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跟踪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各项常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师生健康成长。

3.特色教研, 锤炼精彩课堂。以“主题+课例研讨+讲座”为研修模式,分备课组或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立足课堂,主题鲜明,课例鲜活,扎实有效,起到了为教学高效服务的作用。

4.课题研究,提高学术能力。国家级“十二五”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改革 》《在网络环境下校园德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及省级课题《小课题跟进式教研模式的构建》等多项课题顺利结题,达到了以课题促教研管理、以课题促课堂教学改革、以课题促校区联动、以课题研究促各校区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编写了“文明礼仪素养”教材读本,组织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心得100余篇,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区各级范围做课题成果的展示与汇报。

5.梯队建设,打造“星”之队。根据教师年龄、教龄及教学水平,建设教师梯队,建成“张道琼名校长工作室”、“张睿名师工作室”和2个名班主任工作坊。新增特级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培养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成为各个学科“掌门人”。

(三)基本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学生培养全面化。

1.探索开发,课程架构日趋完善。通过自主开发、专家引领,学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形成50余种课、100多个班次,百分之百覆盖全体学生。

2.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在体育课程上,一个年级一个特色,二年级开设轮滑,三年级开设游泳,四年级开设羽毛球,五年级开设小足球、六年级开设篮球,学生完全免费学习。家长进课堂的班级特色体验课程,已成为学校经典特色课程。新开发了戏剧、芭蕾舞等中外艺术经典课程等。课程建设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全面提升,解决了家长诸多后顾之忧,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3.普及+竞技,课程成果日渐显著。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设置相结合,将普及型课程与竞技型课程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办学品质。科技创新课程、鼓管乐队、合唱团开展时间长,在全国及省市获得屡获大奖,已经成为学校走出安徽、走向世界的名片。20152名学生获得“合肥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实现学校此项获奖零的突破。

(四)完成校区重大改造,创造舒适安全的育人环境。

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区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六小与合肥工业大学达成借用通道协议,完成本部校舍分离工作,妥善解决了困扰六小多年的校园安全隐患。利用专项资金改造了阜南路和寿春路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与硬件设备大幅改善,实现两个校区稳妥分离。

“十二五”期间,在构建区域品牌学校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集团化办学成果显著,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教师梯队培养有序,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完成,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区域内百姓对学校的满意率和高期望值继续攀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家长示范小学、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特色示范小学、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中小学管乐教育示范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教育科研基地、合肥市小学英语基地校等。这些成绩为“十三五”学校发展树立更高标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三五”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学校呈现充满生气的发展态势。全区上下正在打造引领时尚的“国际化”首善之区,作为“首善教育”的品牌名校有更多的发展机遇。拥有江淮好校长、庐阳区首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品牌影响力持续彰显。拥有合肥市英语培训基地校平台,提升了学校英语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升教研引领高度,扩大了六小教研在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度。形成了与市体育局、市业余体校等多方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学校拥有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安徽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坛新星7名,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中高职称2人,市区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近40人,学历达标率100%。广大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二)不利因素。

学校还没有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亟待建设既有六小共性又有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场地及活动室严重不足,校园内宿舍楼给学校带来管理难度,主教学楼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省委省政府外迁,学区不断扩大,学校生源呈现复杂化;班额较大也为学校管理与教学带来压力。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网络办公平台建设与教师信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提高。由于编制已满,新进年轻教师较少,教师队伍活力减弱;教师教学视野不够开放,部分教师居于名校所给予的优越感,忧患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与创新意识不强,教学研究意识及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亟待提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依法执教,坚持立德树人

(二)总体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专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六年奠基一生,习惯造就未来”为办学宗旨,以“361”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重点,以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习惯良好、有内涵、有修养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全面提升师生在校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将学校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名校。

(三)发展目标。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完善、教科研管理、学生的多维评价和打造现代化校园等方面进行探索,确保管理精细化、教育教学优质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师生教育视野国际化,营造高效的管理环境、有学术味的教科研环境、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凸显“养成教育”特色,打造一元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师德建设途径,建设教师职业文化,优化教科研管理,强化教师团队的业绩考核,建设高品质的教师队伍。

3.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充实完善“361”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在“6”项核心素养上下大功夫。规范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完成以学生“学科学业成绩、技能特长发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内容,具有六小“标识”的绿色评价体系。

4.加强学校现代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研训网络、家校互动等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强化教师信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努力建设成一个智慧友好的现代化校园。

(四)具体工作目标。

具体

工作目标

指标

达成时间

学校发展

1.完成对学校文化的提炼,并逐年对学校文化进行物化建设;

逐年推进

2.逐年实现现代化校园建设各项软硬件指标:利用23年时间完成现代校园需求的硬件环境建设;建成“现代校园”一体化数字平台,营造迅捷高效的管理环境,建立优质数字资源库,让教育手段和教科研平台现代化。

2-3年时间逐步完成

3.争创“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名校。

2018年左右完成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争创

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敬岗爱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表现,在社会上满意度达到100%

2016

2.加强教师队伍到先发地区培训学习和国际交流,每年参与培训和国际交流的教师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

逐年实现

3.五年内达到特级教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名;

逐年实现

4.新建立教师科研团队建设、名师工作室不少于2-3个。

2018年左右实现

学生培养

1.学生的礼仪素养、科技创新素养,逐年不断提高,“三大仪式”课程、科技创新等相关课程,达到覆盖面100%

2018年左右

2.学生体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100%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逐年提高

3.学生六年掌握游泳、羽毛球等六项基本的体育技能;

逐年提高

4.师生国际视野不断打开,与国外交流的学生数逐年以3%左右的比例提高。

逐年提高

后勤服务

1.学校图书馆亮化工程,每年更新充实图书,生均图书数量超过国颁标准;

2.开设多层次“放心班”。基本100%覆盖全体学生;

3.落实午餐工程,改造提升餐厅硬件设备与后勤管理,为学生提供绿色安全午餐。

2018年左右完成

 

 

 

 

 

 

 

 

 

 

 

 

 

 

 

 

 

 

 

 

 

 

 

 

 

 

 

 

 

 

 

 

 

  

 

 

 

 四、具体任务

(一)以构建师生认同的文化体系为根基,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引领。

六小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文化核心理念。只有提炼出师生高度认同的文化体系、核心文化理念,才能发挥六小学校文化的软实力,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教科研等宏观板块的进一步提升。

主要举措:2016年底,提炼六小核心文化理念,完成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将文化体系与学校管理、师资优化、课程建设相整合,实现各个校区文化融合、管理统筹、资源共享、效能提升,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2017年,稳步推进校园环境进行装饰改造,将文化理念外化,提高名校对外品牌形象。

(二)以铸造“361”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纲领,为学生全面发展导航。

361”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就是以学校养成教育为土壤,以课程为载体,用蒙学养正的入学礼、悦己力行的十岁礼、约定启航的毕业礼等“3大仪式”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成长”教育,提炼6项核心素养,最终达到1个培养目标,即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习惯良好,有修养的社会公民,实现学生“360(全面发展)+1(个性发展)”的协调发展。

主要举措:2016年完成三大仪式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和后期完善。结合课题研究,专注文明礼仪素养的研究,并纳入课程,分年级段编写校本教材。以校内讨论、专家引领等方式,逐步明确六小学生六项核心素养的范畴,并分项、分段制定实施方案,让六项核心素养成为六小学子的重要“标识”。

(三)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铺路。

立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和教师的兴趣特长,借力周边的社区资源,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做到完善科学。用国家课程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用阅读、礼仪课程浸润心灵,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国学及文明素养;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及对社会知识的探究;用研究性课程,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主要举措:一是整合贯通学科课程。开发与研究各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及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教育功能最大化。二是丰富创新拓展课程,将主题德育课程形成制度;将心理健康纳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少先队每月一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各中队每周一次主题班会课,各年级每学期一次主题德育实践活动,并将活动系统化,成为特色经典课程。三是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在“学习”、“实践”、“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与实践能力。四是科学规范课程评价。制定特色课程管理标准,分阶段进行考核,以此对课程建设及运营进行有效的评价及管理保障。

(四)以绿色评价体系为准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标准。

基于多元评价理念,探索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从品德素养、学业成绩、身心发展、兴趣特长、行为规范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科学地评价,构建新型绿色评价体系,以此引导和转变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和育人理念。

主要措施: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多样活动课程中来,让绿色评价有依据。将原有的学科学业成绩评价与主题实践活动、班级特色活动、少年宫课程评价相结合,让绿色评价更科学。探索实施学生绿色评价手册,注重过程性评价,用学分的形式,对学生六年学习、生活、实践进行评价。用数字化管理平台,让“绿色评价”零距离进入与学生、家长的关注圈,让评价更具互动和实效。

(五)以塑造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追求,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做好每年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教师成为师德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以加强教师团队考核为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品质的教师队伍。

主要举措:一是深入推进一年一主题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以多维度有层次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教师。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团队管理与考核。拓宽教师团队的管理途径与空间。继续强化各校区驻点校长负责制、中层蹲点管理体制。组建教研组、项目组、工作室等教师团队,并予以制度、经费保障等。三是优化绩效考核方案,侧重团队考核。优化、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加强对不同教师团队的考核力度,建立一日督导考核、团队考核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多校区管理的高效率、低重心运行。

(六)以探索特色化的研训模式为平台,为集团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源头活水。

立足学校集团化多校区办学的现状,完善教科研网络建设,探究高效科研模式,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性、创新型兼备的教科研队伍,为集团的健康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主要举措:一是构建“五级梯度”的培养模式,建设教师培养梯队。按照教学新手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五级梯度培养模式,通过国际交流、跟岗学习、专业辅导、业务培训、业绩展示等多种形式,形成目标渐进机制。五年内达到特级教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名。二是发展新型教研组织,加快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以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为项目,建立以项目组为单位的新型教研组织,建成用研究改进实践的科研共同体。三是突破多校区办学的教科研瓶颈,强化教科研特色取向,实现跨校区互动联合教研。

(七)以人文服务为保障,为师生健康成长提供超值服务。

学校的管理工作以保障教学秩序为根本,以服务师生为宗旨,通过多种举措,让师生、家长享受学校超值服务。争取专项资金,对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升级,为师生提供绿色食材和舒适就餐环境,并为低年级同学提供免费的午休场所。

主要举措:图书馆亮化提升工程。对图书馆重新装修,更新充实图书数量,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硬件保障。二是开设多层次“放心班”。图书阅读放心班、学科辅导放心班、少年宫课程放心班等多层次放心班,为学生营造放学后良好生活学习环境,让家长放心。三是深入推进“家长开放日”“双走进”活动。将活动制度化,把教育政策、教育经验送到家长身边,体现贴心服务。

(八)以打造“现代化校园”为抓手,为庐阳教育品质提升增光添彩。

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建立以智能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校园,努力建设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环境、透明高效的精细化管理环境,以及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于一身的现代化的新六小。

主要举措:一是硬件基础建设现代化。利用23年时间完成符合现代校园需求的数字化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系统达到现代化。二是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催生优质数字资源。强化“现代校园”一体化平台的使用,建立优质数字资源库,让教育手段和教科研平台现代化。三是建立智能化校园,营造迅捷高效的管理环境。实现信息的快速整理、统计,提高服务性能,降低管理成本,营造一个高效的管理环境。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融为一体,无缝对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为实现六安路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学校以国家教育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各级“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区教育体育局“十二五”规划、学校的“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措施为政策上溯依据。

(二)组织保障。

建立六小“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校长与支部书记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保障规划的切实落实,跟踪、反馈、及时调整等,每学年结束,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及时总结规划实施的成效,对没有落实好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三)制度保障。

进一步强化教代会建设,拟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完善校务公开。完善师生考评机制,建立六小一日督导制度、课题研究、校本研究等长效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提供制度依据。

(四)经费保障。

为保障 “十三五”规划的顺利落实,学校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在学校办公经费中保持一定的支出比例,确保规划的各个项目落实过程中经费充足,使用合理。

附件: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并根据实际进展做好协调、跟踪、反馈、考核、调整,让“十三五”规划在学校的办学与发展真正起到指导、统筹作用。

组长:张道琼、李明东

副组长:胡叶萍

成员:阮奇亮、吴晓静、胡小龙、孙晶、黄杰、吴常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胡叶萍(兼)

成员:阮奇亮、吴晓静、胡小龙、孙晶

具体发展目标与项目的组织、指导、督办、考核等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